#房仲小知識

主題: 什麼是海砂屋?
「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」就是我們俗稱的海砂屋。主要是因為興建房屋時所使用的拌合混凝土,摻入來自海邊,含鹽份的海砂,而非正常所用的河砂。
河砂與海砂最大的差異在於氯離子含量不同,氯離子是水中主要的陰離子之一,在不同水體中有不同的濃度範圍,山區及河川上游的地表水中,氯鹽之含量甚低,反之,海水中氯鹽含量極高。
而高濃度的氯鹽具有腐蝕性,會使牆面滲出白色的痕漬,即俗稱之「壁癌」,而長時間下來則會加速腐蝕鋼筋,造成混凝土塊剝落,嚴重損害房屋的結構體,影響居住安全,也會縮短房屋之壽命。
海砂屋興起自是1980年代,當時公共工程與各地建設大量發展,原集中在淡水河的河砂量不足,砂石業者便往下游開採海砂替代,加上政府也為防止過度採集砂石導致水土保持被破壞,曾一度放寬使用海砂,致民國70~80年間蓋的房子,不少都是使用海砂興建的。
海砂屋的定義是依CNS 3090 A2042(預拌混凝土)國家標準訂定,在不同時期對於「建築物結構體的硬固混凝土中,最大水溶性氯離子含量」有不同規定,若超過標準,即屬於海砂屋:
➊民國83年7月21日以前,並未要求氯離子含量標準。
➋民國83年7月21日以後,需小於0.6kg/m3。
➌民國87年6月25日,需小於0.3kg/m3。
➍民國104年1月13日,需小於0.15kg/m3。(為目前最新標準)